2008年。省城女作家叶紫一路颠簸,要到大亮山林场去采访杨善洲老书记。不想杨善洲老书记提前一天上山种树,叶紫无功而返。叶紫无意中知道路上她搭车来的人竟然是赵副省长赵希顺同志,而赵副省长是杨善洲的老部下。于是叶紫决定先采访赵副省长,赵副省长无限感慨地说起了杨善洲老书记的往事。1966年,这一年杨善洲39岁,是施甸县委书记。他已经接到让他到地区任职的通知,交接好工作,准备离开施甸县,而且带着秘书赵希顺一起去上任,赵希顺喜出望外。可就在走前一晚,施甸下起了大雨,杨善洲放心不下乡亲们,冒大雨去受灾最严重的雷打树村,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没顾上进去看一眼。结果家里的房子后墙塌了,好在家里人及时逃了出来。也许就是那场大雨给杨善洲的心里种下了回来植树造林的想法。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,赵副省长建议叶紫去听听杨善洲家里五个女人。没有这五个女人就早就不了杨善洲。根据赵副省长的意见,叶紫索性住到了杨善洲家。她见到了杨善洲的妻子、大女儿、大女婿,
叶紫向杨善洲妻子问起了当年雨灾后向杨善洲要钱修房子的事,老太太对当时的情形还记得清清楚楚。1966年,雨灾后的五个女人集体决定去保山找杨善洲要钱修房子。因为要保存劳动力,所以只能让年纪尚小的二女儿惠兰去保山找爹。小女儿惠琴听说要到保山找阿爸,死活要跟着二姐去保山,她只是三岁见过阿爹,早就忘记了阿爹是什么样子。两个孩子到了热闹的保山,顿时觉得目不暇接,惠兰不小心和惠琴走散了。一个好心人把在路边哭的惠琴送到了地委,听说这个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小孩竟然是地委书记的女儿,不禁诧异。而惠兰弄丢了妹妹,却不敢到地委里去找阿爹,只好守在地委门口,看见一辆载着小孩的自行车经过,误以为是妹妹,便追了过去。秘书赵希顺建议杨善洲多找些人手去寻惠兰,杨善洲却拒绝了这种为私人事发动公家人的做法,就他和秘书两人去找惠兰。最后惠兰遇到了公安,公安送她到地委的路上,父女三人终于团聚了。知道孩子的来意,杨善洲把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,
惠兰兜里揣着修房子的钱,惠琴见了卖糖的便要吃,惠兰不答应,惠琴就要告诉娘二姐在城里把妹妹弄丢了。惠兰没办法,把零头花掉买糖了。面对二十块钱,杨母和杨妻知道房子是修不成了,杨妻有些怨气。听孩子说这钱是杨善洲和秘书好容易才凑出来的,杨母心疼儿子,当下决定以后家里的事情都女人解决,不再烦恼杨善洲。杨妻无话可说,只能点头同意。第二天,惠兰惠琴私自拿修房子的钱买糖的事情被杨妻知道,她狠狠地教训了孩子。她生气没人能理解她的难处,但发泄了之后,她带着一老三少五个女人凭借自己的力量修好了后墙。她虽然累得汗水淋漓,却任劳任怨。杨善洲下乡路过家里,赵希顺建议他进家里看一眼,但杨善洲拒绝了。他知道进去了也没用,他的身心是属于老百姓的。杨书记的到来,给受旱灾的村子带来的希望,杨善洲一再嘱咐他们保留种子,为以后的日子着想。百姓有要求,他便承诺解决问题,虽然难度大,但是他把难题留给自己,而绝不留给百姓。叶紫听了杨家女人的故事,
杨书记到了一户农家,看望一位老奶奶,她的儿媳妇腿受了伤,却没钱医治,杨书记二话不说就让司机送病人去医院,自己掏钱,司机郭师傅还以为是杨书记的亲戚。杨书记到青枫坝公社视察,当地的救济粮还没发下去,公社书记慌得杨书记却在勘探地质,希望能把山下的水引到山上来。杨书记希望能建一个水库,这样就解决山上没水的问题。青枫坝公社准备好了饭菜迎接杨书记,杨书记却一路步行,最后在一个老乡家里吃住。老乡反映农民种地的种种辛苦,杨书记非常自责,认为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。杨书记半夜睡不着觉,想着老乡的苦生活,又把自己的钱补贴给老乡,他的钱都花在了老乡身上,却顾不上家里。第二天杨书记路过山坡看见有人种树,询问情况,知道缺的还是水。杨书记到了青枫坝公社,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干部解决水的问题,动员干部带领百姓担水保苗,又解决了公社没钱买种子问题,青枫坝公社干部人心振奋。吃饭的时候,青枫坝公社准备了一只野山鸡,杨书记坚持从自己的伙食费里扣。
杨善洲见刘秘书发脾气了,他反倒没脾气了。他耐心地教导刘秘书,就因为我是地委书记他们才会给我添了个肉菜,以后会愈演愈烈。万里长堤毁于蚁穴。就那么一个小蚂蚁洞就能把个大堤毁了。那六块钱就是去堵那个小蚂蚁洞的,以后他们谁还能随便给杨书记添菜了,你说这六块钱花得值不值?这一席话说得刘秘书哑口无言。刘秘书后来问,为什么老书记不把家搬到保山好有人照顾他呀。赵希顺说快了,就快了,现在地区已经有了农转非的指标了,老书记肯定第一个要解决。刘秘书说,那赵主任的两地分居问题也能解决了,赵希顺说那可是不一定啊,名额有限。赵希顺语重心长,给刘秘书留下了极好的印象,他对赵希顺说以后请他多帮助指点。杨家奶奶计划给老大招个女婿,家里就有男丁了。杨惠菊回屋睡觉,她和两个妹妹挤在一张床上。这时,她还不知道奶奶和妈妈已经在谈论她的婚事了。第二天一大早,天还没亮。大姐杨惠菊就和二妹杨惠兰赶街去了,卖竹筐和毛竹,却被查到没有生产队开的证明。
在杨善洲的办公室里,杨善洲向赵希顺和刘秘书布置任务。杨善洲告诉他们要根据昨天在常委会上讨论通过的意见写份报告。杨善洲向他们说了报告的要点,必要性和可能性。现在主要是资金不足,我们想用通过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,一是地区自筹一部分,二是动员青枫坝下游各公社以工代劳解决一部分,还有一部分就是请省里给以支援。总之,这个报告是向省里要钱的。说完,杨善洲让赵希顺留下来,拿出一份农转非的申请表递给他,赵希顺感激不尽,赵说,杨书记这次也可以把妻子女儿转到城里了,从此也不要过单身生活了。杨善洲未置可否。杨妻和大姐惠菊在田里干活,惠菊说她还不想嫁人。这时二姐和三妹牵着牛来了,家里的牛病了,不吃草了。这天晚上下大雨,杨妻和惠菊在给牛喂药,姐姐用力搬着牛嘴,妈妈喂药。牛挣扎着,待把一盆药喂完,姐姐已经是满头大汗了。之后惠菊疲惫地对妈妈说,下个街市去相亲吧。在杨善洲的办公室里正召开一个会,与会有区人事和组织部门的干部。
惠菊不放心两个妹妹,对象还没来又回去看看两个妹妹,发现她们正在跟一个中年妇女吵架。惠菊不想把事情搞大,只好忍气吞声。事情惊动了生产队的监管人员,她们知道杨家姐妹的身份,便帮她们教训了那个中年妇女。街市茶馆里,大姐和那个男人见面了,那个男人很朴实也很壮实。他们二人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,可是谁也不好意思看谁。媒人在一边说,相亲相亲就是要互相看看啊,你们谁也不看谁,以后回家发现是个马猴怎么办?那个男人汗都从脸上流下来了,大姐‘噗’的一声笑了。杨善洲的车经过街市,他看见两个女儿在卖竹筐。二姐惠菊正在和人交易一根竹子,三妹突然喊起来,看,是不是阿爹的车?二姐看了一眼,马上拍了一下三妹,说,你乱喊什么!那买竹的人疑惑,问,谁是你阿爹?随后摇头说,你阿爹要是能坐这样的车,你们还能出来卖竹子?杨善洲到了姚关公社,便和当地干部开修建青枫坝水库动员大会。杨家的姐妹三人看见杨善洲的车,以为杨善洲会回家。杨家五个女人兴高采烈,
杨家里的耕牛弓背生病,连最有名的兽医都治不好,只能等死。杨妻一夜都守护着弓背,向弓背说了很多她的心里话,她的委屈。半夜,弓背死去,杨家姐妹痛哭,奶奶却镇定有力,让大家把留给杨善洲的鸡吃了,明天一早就去犁田下种,她不信,杨家的五个女人还抵不上一头牛。第二天,祖孙三代五个女人一同下田,把人当做牛使,耕田耕到累得站不起来。在奶奶的鼓励下,大家重新振作,争取在天黑前把活干完。路过的村干部实在看不下去了,纷纷上前去帮一把。杨书记工作路上看见水田里的年轻人插秧不够熟练,便亲自下田掩饰,让这个年轻人心服口服。杨书记不知道,这个年轻人就是他未来的女婿。年轻人更不知道,这个农活干得这么好的大官是他未来的岳父。回来的路上,杨善洲和刘秘书聊天,刘秘书觉得杨书记这次处理危机事件处理得非常好,杨书记却检讨自己工作和农民实际脱节的问题。为了修建水坝,杨善洲不得不向上面要钱,一遍一遍地跑,主管经济的叶主任言谈间对小粒咖啡很有兴趣,
2008年。叶紫还在杨善洲的家里采访,问起杨善洲不照顾家里,杨妻一句话都不说,倒是大姐惠菊说了一些家里的往事。惠菊的亲事说定,女婿要住进家里,房子漏成那样不像话,于是惠菊要卖更多的毛竹来换钱买修房子的料。惠菊扛着毛竹艰难地走着山路,忽然相亲的对象建成出现,帮她扛起了竹子。建成到这里是帮一家人办喜事,惠菊问他能帮啥忙,建成拿出一只唢呐,吹了起来。小山坡上,建成吹曲,惠菊唱歌,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。叶紫一直想挖掘杨妻对杨善洲的真实看法,或者说是对杨善洲的怨言。她问杨妻有没有给杨善洲写过信。这牵起了杨妻的一段记忆。对于不识字的杨妻,给丈夫写一封信太难了。她心中的委屈不能让孩子知道,更不能让认识杨善洲的人知道,她只好先请乡亲写好信封,说信已经写好了,然后再去街市上找陌生的代笔先生来写信的内容。杨妻对代笔先生讲述信的内容,从她嫁进杨家门开始,她带大孩子,伺候婆婆,家里所有的事情一肩挑,不敢麻烦丈夫一点点家里的事情…
青枫坝水库工程开始了,杨善洲的车开到半路就开不进去了,于是他下车走路。半路上遇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乡,老乡一家人全部上阵修水库,他说修水库是他们盼了几辈子的事。接着老乡又跟他说了很多家长里短的事情。到了工地,老乡才知道一路同行的人原来是杨善洲书记。他后悔自己说了很多落后的话,但杨善洲却满怀感动,代表政府感激乡亲们对修水库的热情。这时,有一技术员走到杨善洲面前,他就是家属得到农转非的人,因为他听说这个指标是杨善洲的,表示感谢。杨善洲说你感谢我做什么?这是组织上决定的事,我一个人哪里说得算。赵希顺和刘秘书一直在场,赵戴着刘秘书给他的太阳镜,杨善洲看着有些不顺眼,可是他一直没说话。待工作人员离开时,杨善洲问起他们的太阳镜,赵希顺说,戴着这个太阳镜好啊,我们这里是高原地带,幅射大,戴上它在野外能保护眼睛。杨善洲却说就你们的眼睛金贵。大家以为,现场会开完了,该回地区了。没想到杨善洲说,明天是星期天,
刘秘书为了缓解杨善洲的沉重,也给老太太磕头,说就算是给老太太拜寿。杨善洲继续陪母亲说话,刘秘书去厨房帮忙,惠菊让妈妈去陪爸爸说话,杨妻却坚持在厨房做饭,反而让惠菊去见见爸爸。老母亲不停跟杨善洲说道家里的事,说惠菊找了女婿,说家里修房子。杨善洲才知道家里修房子的时候公社给补助了五十块钱,还有三十斤粮食。杨善洲心情又沉重起来。乡亲们听说杨书记回来了,都来看他,院子里坐满了人,大家都希望书记能多回村里,村里人都以他为荣。杨善洲坐在乡亲中间跟他们唠家常。忙碌了一天,晚上杨善洲终于跟妻子单独相处。妻子给他端来热水洗脚,杨善洲却反过来给妻子洗脚。杨妻说到上次那封信,当时心情不好才写的,后来就后悔了,写这些牢骚觉得没意思。杨善洲没有责怪妻子写信抱怨,但是却对妻子接受公社的补助提出不妥。他坚持不能要公家的钱,家里没钱,他只好把准备给惠菊结婚的钱先还给公社。杨善洲要带惠兰去保山念书,惠琴大哭大闹,也想去保山。
惠兰提醒爸爸明天是大姐结婚的日子,她要回家,杨善洲却要去工地,他给惠菊买了两条被面,让惠兰带回去。惠兰又说这几天我怎么没见到赵叔了?杨善洲说他到工地上去了。惠兰不解问为什么让他到工地上去了?杨善洲说我工作上的事你问那么多干什么?睡觉睡觉。惠兰又说我知道是为什么,大院里的人都说了,是你把人家给打发到那里去的,其实赵叔这个人挺好的。杨善洲说我怎么跟你说的,我工作上的事你少说话。真是越学越没个规矩了。第二天,是杨家大姐惠菊结婚的日子,因为大姐夫建成是入赘,所以婚礼就在杨家举行。大姐夫家里的人都来了,他们想趁机认认地委书记亲家,这也是脸上有光的事。可是左等不来,右等还是不来,正当他们有些泄气的时候,惠兰回来了。这时她的态度变了,说本来她要和父亲一起来的,可是临走之前青枫坝上有事就把父亲给叫走了,她还添油加醋的说父亲是如何的忙,早起看不见,晚上睡觉还看不见。说得大家也纳闷,说地委书记就那么忙,和我们农民一样也得起早贪黑的干活。
叶紫于是决定在保山进行街头采访,年轻人有不知道杨善洲的,也有听说过但不太关心的,可是采访到上了年纪的人,他们一听到老书记的名字,便是一脸深情,一肚子说不完的话。叶紫回到了她在昆明的那个家,其实是她男友的家。当她走进的时候,那里的场景让她惊异,模型做好了,墙上挂着大家的画稿,充满了艺术和现代技术的气氛。叶紫向鲁欣说了她这些天的感受,说她到目前为目还没见到杨善洲,可是杨善洲在她心里的形象是越来越深了,鲁欣问,你觉得真有这么个人吗?或者换个说法,根据你的判断,媒体上报道的那个杨善洲是真实的吗?叶紫说,媒体有个问题,因为某种需要他们只会找好听的说,可是一个人,比如说你吧,光说你的优点就会不真实,我还知道你有你的毛病。鲁欣一听叶紫说他还有缺点,就急了。叶紫说,你急什么,你的优点和你的不足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,正是是因为你还有另一部分,当我能确信你的另一部分的时候,我对你的优点的理解才会是踏实的。他们这一次是关于媒体在报道一个人的时候,
水库快建好了,可赵希顺跟杨善洲生疏了,在修水库的过程中,赵希顺只是工作时请示汇报,其他的话根本没有。水库竣工那天,杨善洲终于耐不住了,待赵希顺走到跟前,他说,你躲着我干什么?躲着我我就找不到你了?话说得不友好,可是后来说的事儿还是很不错的。原来,组织上见赵希顺在水库工地上的表现很不错,也很有能力,决定把他调到发改委任主任,这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一个重要的政府部门,说明组织上对他的信任。杨善洲最后说,我这里是先给你透个信,等组织部门找你谈话吧,你到哪儿都得给我好好干,别谋私利,听见没?杨善洲说完就走了,赵希顺一时摸不着头脑,不知老书记的话是表扬?是鼓励?还是批评?地委的新办公大楼在建设中,已经盖起了两层。赵希顺穿着一新的西装骑着自行车过来了,他经过新大楼的建设工地,到旁的旧办公楼见杨书记。杨善洲见他一身西装,说,你穿这身衣服下乡可是不方便,走山路穿皮鞋?赵希顺笑着说,我不是不知道你要叫我下乡吗?
说到钱,赵希顺到是提出了个可行的办法。赵的办法一举两得,因为现在外商对小粒咖啡很看重,要投资建加工厂的,要保证小粒咖啡的来源就要保护生产地,让他们先期投入部份资金来建提水工程。杨善洲问,这能行吗?人家能干吗?赵说,这就看我们的运作了。赵希顺现在爱用运作一词。杨善洲说,那你就去运作吧,能把水引上来就算你运作成功了。杨善洲在这次考察中主要表达了这样的意思,一是要改变脑筋,实行包产到户,发挥个人的积极性,二是不能把集体力量扔掉了,不要一变就把什么都变掉了,给咖啡农户修提水工程一事就表现了他这个思路。杨善洲等于是间接的表扬了一下赵希顺。这次考察还有另外一件事,同行的还有林业局的副局长马步德,杨善洲遥望远处,又一次看到了大亮山,光秃秃的大亮山让他心疼,他对马步德说,什么时候能把大亮山绿化了,你看大亮山现在看就象个瘌痢头似的,马步德说,是有点难看,杨善洲说,何止是难看,它还是我们的一个心病呢,一下大雨我就坐不住了,
惠兰带着她的男友新华来找杨善洲。他们父女俩之间已经有很深的矛盾了,所以杨善洲见到惠兰来很意外。到了屋里,惠兰介绍她的男友,还说马上就要毕业了。杨善洲说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决定,不过刚毕业要好好的工作,不要一毕业就想着结婚。惠兰说爸爸我们就是这么想的,说到最后,惠兰说,学校现在的分配原则是哪里来回哪里去,因为他们是从姚关乡来的,还得回姚关乡。杨善洲说这就对了嘛,我前些天在一个教育会议上还说了,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,不要一说到人才就都往城里跑,农村就不要人才了?你们回去好,好好在农村干吧。这么一说,惠兰和新华就十分的尴尬了。原来他们今天到这里来就想爸爸替他们说句话,能让他们留在保山,还说留在保山还可以和爸爸在一起,有什么事还可以照顾爸爸。不想杨善洲一个劲的摇头,说这可不行,我杨善洲刚在一个会议上说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,号召人才到农村去。转过头就把自己的女儿和男朋友留在城里,这不成两面派了吗?不行。
当年王富有在农村中算是个脑子活络的人,很早就进行倒买倒卖的事,这事在文革中算是投机倒把,改革开放后就算是合理的了,他那年倒卖生猪,倒卖生猪有规定,要到市场有关部门登记,王富有没有经过这个手续,这是一,算是违纪了,二,他卖的那头猪被认定的偷来的,这他就违了法了,又是严打期间,王富有被拘留判了一年刑缓刑一年。哪知半年后,那个偷猪贼因为别的案子被抓了,他顺带也就交代了那次偷猪的事,这事被王富有知道了,所以他就到处告状,要求给他平反。这个情况报告给杨善洲后,杨善洲专门开了会议,说大家都把脸面拉下来,顾及一下老百姓的脸面,王富有的脸面。我们要给人家平反还要大张旗鼓的平反,谁办的这个错案谁去给人家道歉,看看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丢了脸了还是长了脸了!结果台下一片掌声。青枫坝乡九房材王富有的家。县公安局长,乡党委书记王持久等,拿着平反书到王富有家里了,王富有激动的跪在地上,一个劲的喊共产党万岁!2006年,
杨善洲向女儿解释为什么不能帮安排工作的事,我当领导还能事事我先挑头做,我把女儿调到市里,明天机关里不知会有多少干部的子女都进城了。他说妈呀,你当领导都让大家跟着我吃苦了,谁叫咱是领导呢。他又问现在惠兰现在怎么样了,母亲说就在乡上当教师呗。他又说,那不是挺好的吗?农村当老师怎么了,不丢人。不过母亲说了,听说现在有点门了,你们那里有人帮着办呢,听说是你以前的秘书,人家答应帮着办到保山去,杨善洲说有这事儿?母亲又说,这事你就别管了,你不帮还不兴别人帮着办?杨善洲回到家就是一农民,又是割草喂猪又是扫地修农具,晚上,还和妻子一道编竹筐。他对妻子说,今年过年你和孩子们都到保山去过。杨善洲去视察了落后学校,并亲自抬头捐了款。回到保山,杨善洲问赵希顺是不是帮着惠兰往保山办工作?赵希顺表示没有,杨善洲又找来教育局吴局长,坚决不同音自己的女儿及男朋友来保山工作,并要求吴局长把这两个名额重新安排。惠兰的事到底没办成。
杨妻因为惦记家里打算回去,要走的那天,二姐惠兰来了。惠兰来就是想当面问阿爸一句话,杨善洲到底是不是她亲阿爸。这一句话问的大家都楞了,说这是怎么一回事?妈妈说,傻姑娘你说的是什么话呀。惠兰说,妈,有件事在心里憋了好几年了,我今天也问问你,我到底是不是我爸爸生的,是不是他的亲闺女?这么一说大家都楞住了,在坐的妈妈和妹妹都劝阻二姐不要再说下去了,可二姐越说越来气,她说,你们知道不知道,我在单位里都成笑话了,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直到现在还是农村户口,想调工作都调不了,人家说,还不知她是不是杨书记的女儿呢,你们说,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儿!惠兰说,我不要高谁一头,可是从此以后我不来找你,你也不要干涉我,我们两不相干!惠兰摔开门就走,正好碰巧杨善洲回来。惠兰看着杨善洲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扭头就走。省委组织部的人下来调查,经过考察,他们拟调赵希顺到省发改委去做副主任,这一步升的很大。问杨善洲有什么意见。杨善洲说这个同志好,
杨善洲来到大亮山,杨善洲说,这座山不治理,对施甸就永远是个威胁,这是施甸县的一个祸害,76年那场泥石流大滑坡我至今梦里还能梦到它,也是我的心病。因为把山搞成这个样子,也有我的责任。你们看怎么办好。施甸书记说,本来我们想分了,让个人植树造林,可是低坡处还有人要,往高处就没人要了。杨善洲又问马步德,如果集体把它包下来如何,用个几年,封山造林?马步德说这可是个大工程,几万亩的山地呢。杨善洲带着几个人在山上转来转去,又讨论在这山上种什么树种好。杨善洲站在山上,说,要是退休了到这山上来种树可有多好。林业局长马步德开玩笑的说,老书记要来这里种树我就跟着你来。说到退休大家就说老书记再半年就退了,言语中有遗憾之意。杨善洲说,哪有到岁数还赖在台上的道理,该退就得退,我退了让给比我年轻的人。在回去的车上,刘秘书问听说省里要安排老书记到省里去养老,杨善洲说,省里是省里的安排,我还有我的安排呢。刘秘书问,老书记是什么安排?
杨善洲退休了,本来静悄悄的地委大院,刚一出门口,发现门口老百姓站得水泄不通,百姓都舍不得他们的好书记。杨善洲索性坐到汽车顶上,盘着腿像唠家常一样和百姓们聊起来,聊他种树的愿望。一辆轿车在去往大亮山的路上行驶。叶紫一到大亮山,工作人员就说真不巧,老书记前天还回林场来开会,昨天又走了,不过人家说你别失望,我们林场的场长在这儿,你要了解老书记建林场的事找他就行了。林场场长是谁?就是当年林业局的副局长马步德。马步德向叶紫讲述了当年老书记退休后是如何在大亮山建林场的事。我们的这个故事现在开始进入杨善洲在大亮山创建林场的过程了。当年老书记退休了说要去种树,马场长提前办理了退休,就跟着老书记去种树了。一开始大亮山光秃秃的,没的吃没的住,他们俩带着几个年轻人就在光秃秃的山上搭窝棚,他们都憧憬着两年后这里绿树成荫,改天换地。他们有信心,因为他们有老书记在。大亮山的窝棚搭好了,杨善洲已经开始了植树造林工作。
杨善洲在院里给惠兰栽上一棵树。大女儿杨惠菊对父亲说,爹,您的大孙子高中毕业了,昨晚你说上大亮山种树,要不让他也跟你去种树好不好,怎么说那也是个国营单位啊。杨善洲回答说,国营到是国营,可到山上种树可是个累活,能行?惠菊说,跟着你也能好好锻炼一下呢。杨善洲说好啊,那我就把他也算一个。之后又把大孙子叫过来,问他行不行,孙子说行。奶奶在一边说,这下可好,本想你退休后回家,这下没留住你还带走了一个。杨善洲一走,惠兰从房里出来,看着父亲的背影哭了。在这群人中还有一个人比谁都兴奋,这个人就是三妹的男友陆枫。他一个劲的要往前冲,想看看地委书记什么样儿,可是被三妹死死的拉住了,说你还不够那个资格呢。杨善洲回到林场,跟年轻人一起劳动,晚上还在一起唱山歌。大家和老书记很快成了一家人。杨善洲发现一个木工和一个做饭的姑娘相互喜欢,便找个借口给他们牵线。林场里一片欢声。现在大亮山林场已经郁郁葱葱。马步德带着叶紫在当年的场址前讲当年事。
亮山上,数年之后。当年泥泞的山路不见,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坚实的土路。他们在山上找到了杨善洲,他正和大家一起栽树。男友陆枫问杨善洲,这一大片山都是你栽下的树?杨善洲笑了,我一个人有那么大的本事?这都是大家一起栽下的啊,好了,你们今天来了,也跟着栽树吧。在这里,他们还看到杨向阳,杨向阳现在已经是个队长了,正带着人种树。惠琴看到他就说,你妈让我捎信给你,怎么都快半年了也不回家看看。你妈还说了,你什么什么都要向你外公学,就是不回家这一条不能学。这话说的连杨善洲都笑了。惠琴和男友陆枫栽树的时候,悄悄的对他说,看来我阿爹是相中你了,要不会让你栽树?快栽,好好栽,多栽几棵!2008年。鲁欣正在绘制一幅设计图。叶紫走过来,在他身后默默的看着。鲁欣和叶紫就英雄和伟大发生争论,并对杨善洲这个人发生了争论。后来叶紫说,你相信不相信不重要,重要的是杨善洲带着他那18个人栽种的树就立在那里,长在那里,天知道,地知道,